這篇文章適合這樣的你:
1. 在唯美浪漫的春天靜靜品櫻花
2. 童心未泯,打算用可愛的三色糰子重溫少女心
3. 準備春遊野餐的小點心
快速前往精華訣竅
上篇介紹了鹹中帶甜又充滿櫻花氣息的日式鹽大福,今天來介紹由三種可愛粉嫩色彩串成一串的花見糰子。複習櫻花大福的做法,看瑪麗莎用鹽漬櫻花製作的:《日式櫻花大福(桜の花小餅)》
花見糰子是什麼
花見糰子來自日文,原本寫法是花見団子(はなみだんご)直翻成中文為花見糰子。花見糰子通常顏色組成和順序是固定的,由頂端至底端分別是紅、白、綠。在京都部分地區,可能會見到加了茶色的四色糰子,然而主流仍然是三色。過去賞櫻是上流貴族才有辦法享用的風雅之事,貴族們會在盛開的櫻花樹下,飲酒作樂、吟詩作對,在豐臣秀吉掌權後,致力於學習上流社會風雅,最後鍾情於醍醐寺賞櫻,並創造了青史留名的「醍醐花見」,而三色糰子就是在醍醐花見上應宴席而生的賞櫻配點。
有關三種顏色的由來,一種說法是它象徵櫻花盛開的順序,由櫻花的紅色花苞,盛開時的粉白色花朵,直到長出新綠嫩芽;另一種說法則是四季,分別是春天的嫩紅櫻花,冬天的白雪,夏天的新綠。而秋季因為辭意上象徵有悲秋、淒涼的感受則不被納入。
以下就是不再囉唆的製作方法,這次的材料可以做出24顆丸子,白色、粉色、綠色各8顆。
準備材料:
白玉粉 90g
絹豆腐 90g
砂糖 2大匙
抹茶粉 1/4小匙
紅色色素 少許
鹽漬櫻花 8枝
製作步驟:
製作糰子
1. 事前準備:將鹽漬櫻花泡在水中去除鹽份,另外再取一個小碗裝少許水兌紅色色素。
2. 將白玉粉、絹豆腐、砂糖攪拌混合均勻,攪拌過程中加入2茶匙的65~70度熱水,再慢慢加入一匙食用油,差不多均勻之後可以改用手揉,揉到不黏手、光滑成團即可。
3. 將粉團平分成三份。
4. 拿其中一份,加入1/4茶匙的抹茶粉,充分攪拌均勻。
5. 再拿其中一份,加入色素水和鹽漬櫻花,充分攪拌均勻。
6. 各自成團後,每次取約15g粉團出來各自揉捏成小圓球。
煮糰子
1. 將水煮滾,水滾後輕輕加入糰子,糰子下鍋後將火力調小。
2. 煮的期間,用鍋杓輕輕刮過鍋底以免黏鍋。
3. 糰子浮起來後就可以起鍋囉。
4. 準備一碗飲用水加入冰塊,糰子起鍋後丟入降溫固型。
5. 最後準備長籤,按照綠色、白色、粉色順序依序插上糰子。
Спасибо за пост
Спасибо за поддержку моей статьи!
Hi Melissa,
I really enjoyed reading your article, I hope I will be able to cook the Dango as you did.
The pictures are so great too.
Waiting for the next articles.
Chris
Thank you for the comment, Chris! Happy to know that you love it.
請問白玉粉和寒梅粉有分別嗎?
用途有什麼分別?可否代替使用?
謝謝
你好,寒梅粉名稱很有趣,我也是第一次聽到呢,不知道你是從哪邊看到這個產品的呢?我稍微查了一下日文網站,白玉粉和寒梅粉在製作過程有些差異,白玉粉屬於beta型澱粉,也就是未經糊化的澱粉;寒梅粉屬於alpha型澱粉,是經過糊化的澱粉。應用上最大的差異為白玉粉需要加熱過才能食用,寒梅粉不用加熱就可以直接食用。白玉粉常用來製作求肥、白玉糰子;寒梅粉常用來製作干菓子(ひがし)比如落雁(らくがん)。應用上不太一樣,我看了一些食譜,建議做糰子還是選用白玉粉或糯米粉喔,捏製之後經過加熱,在糊化過程形成圓圓胖胖黏黏的模樣。另外講回寒梅粉這個名稱,它的起源是因為取用在寒梅時節種植的穀粉,很優美的名稱呢。這邊也附上日文的參考連結(https://www.surugaya.co.jp/school/kisogaku/riceflour.html)
是自己做的也太厲害了~~~ 看起來也太可愛!!!
謝謝妳的稱讚~